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下午,“金蛇献瑞乐通城”新春民俗巡游在南大街商圈热闹启动,以欢歌载舞的方式,共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奏响通城文旅春之歌。
本次活动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崇川区人民政府、市体育局主办,市文化馆、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各县(市、区)文广旅局、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承办。启动仪式上,市领导和中国好人、世界冠军、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等不同领域代表一起,为祥龙点睛,启动巡游。
全域联动 打造民俗文化盛宴
金龙翔天舞盛世,彩狮腾空贺新春。下午2时,随着激昂鼓声响起,“龙腾江海”方阵、“雄狮献瑞”方阵接续出场,福、禄、寿、喜、财人偶携海安龙舞队、群狮队向人群行进,以腾翻、跳跃、叠罗汉等各式技巧,营造喜庆洋洋的节庆氛围,为市民们祈祷平安、保佑幸福。
紧接着,各县(市、区)分别组成一个表演方阵,通过歌、舞、乐的表演形式,展现独具南通特色的民间艺术和舞台表演。
一时间,全市民俗文化百花齐放,通城处处弥漫着浓浓年味。
其中,“海门农情”方阵以海门山歌为主导元素,搭配独轮车等农耕工具,让市民深刻感受江海农耕文化;“通州花事”方阵由“柳敬亭”花车、蓝印花布时装秀组成,再现历史名人柳敬亭说书的情景;“品味启东”方阵通过沙地民谣《江海美食谣》,及“虾兵蟹将”表演,重点呈现鲜味十足的启东美食;“如皋莲偶”方阵选取杖头木偶、莲湘等地方特色非遗,“海安鼓韵”方阵带来海安花鼓、腰鼓表演,“崇川有戏”方阵融合西游、京剧等元素,带领大家领略传统文化之韵;“如意东方”方阵包含了跳马伕、钟馗戏蝠、马塘锣鼓等非遗项目,全方位展现如东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此外,“舞韵华章”方阵涵盖少儿龙狮迎春、太极拳、剑术、陈氏春秋大刀等表演,文体旅融合点燃城市新活力。
“顶流”助阵 促进文化交融互动
在巡游活动中,两个特邀方阵——“潮汕英歌”和“安顺地戏”方阵,为这场民俗文化狂欢注入了新鲜血液。
“英歌舞来了!”顺着人声望去,由广东惠来县神泉妈祖英歌队组成的“潮汕英歌”方阵正阔步走来。舞者们涂画着独特脸谱,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手持英歌槌,演绎惠来慢板和快板两种英歌招式,让通城市民一睹蛇年央视春晚的同款名场面,乐享一场视觉与文化的震撼盛宴。
“希望借此机会,让南通市民朋友近距离欣赏潮汕的民俗文化,也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英歌舞,感受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神泉妈祖英歌队领队黄俊烁说。
当天,来自贵州安顺大屯堡非遗地戏演艺团的演员们头戴精致面具,身着战裙,手持木制刀枪,在一锣一鼓伴奏下,通过唱、念、做、打,演绎历史英雄故事,完美呈现了“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独特魅力。
安顺地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顾家顺由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更是两地相亲相融的见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互动,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加强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并以此吸引南通市民走进安顺,走进21℃的城市,体验360度的人生。”虽然行程短暂,但这座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昨晚沿着濠河散步,感觉这座城市特别干净,让人心情舒畅。而且南通人也特别热情,路上司机给我们介绍南通的风景名胜、人文佳话,语气里都透露着自豪感。”
“通通来通” 叫响南通文旅品牌
本次民俗巡游活动融合了非遗、民俗、旅游、体育等元素,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集中展示了江海文化、体育表演、旅游体验等江海特色文旅资源,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参与。线上“南通发布”视频号、抖音号,“南通文旅”抖音号,“南通好玩”视频号等平台,累计收看人次超300万。
市民吴照荣和老伴早早赶到现场,占据巡游队伍出口的前排位置,抢先目睹演员们的风采。他说:“去年民俗巡游我也在现场,明显感觉今年的表演形式更多、民俗风味更浓,既能看到本地民俗文化,又有潮汕英歌舞、安顺地戏、武术等‘新面孔’,真是大饱眼福。期待之后的巡游常办常新,越来越出彩。”
“我最喜欢孙悟空那段表演。”“崇川有戏”方阵将城市绿谷景区“西游贺春”团队搬到了现场。当孙悟空等人物形象出现在眼前,小朋友们兴奋得手舞足蹈。家住如东的许晋卿专程带着儿子前来观看表演。他说:“去年错过了,知道今年还要举办,我们就把它列入了春节出行计划。希望以后的表演形式更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蛇年的新春民俗大巡游是一个升级版,两支外地团队与通城百姓同乐,是新春活动的新亮点。今年春节,南通以“金蛇献瑞乐通城”为主题,精心策划组织了200多项文旅活动,让市民游客“通通来通过大年”,持续叫响“江海有情·南通有请”文旅品牌。
据南通公安数据显示,当天有7.2万名观众参加了现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