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勇挑大梁|扬州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提升创新“浓度”,凝聚发展向“新”力

扬州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新年伊始,扬州吹响重大项目“出征号角”。骏驰通高端柔性新材料项目开工,计划总投资50亿元,达产后可年产超薄高频柔性覆铜板材料3000万平方米,实现年产值30亿元,综合税收约1.2亿元。

扬州市2025年重大项目清单也正式发布,今年计划实施市级重大项目603个,年度投资1500亿元,39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18个项目入选“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清单”,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向“绿”向“新”,重大项目质效跃升

走进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的模组生产车间,一台台数控设备与一只只机械手臂高效协同,经过切割、封胶等多道工序,一片片显示模组“走”下生产线。“AMOLED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与传统LED液晶显示相比,具有更宽的视角、更高的刷新率和更薄的尺寸,可大规模应用在手机、穿戴设备等领域。”公司总经理刘俊杰介绍,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开票销售150亿元。

作为今年全省重大产业项目,和熠光显是扬州首家高端显示模组生产企业,从开工到主体封顶仅用了约90天,从开工到试生产不足一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扬州‘613’产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端显示模组是扬州重点培育发展的一条新兴产业链。”江都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将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填补扬州高端显示模组产业空白。

纵观当前扬州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记者发现,其中既有投资支撑强的“大块头”,又有带动就业多的“小而美”;既有智能融合的战新产业,也有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含“新”量含“绿”量不断增强,质效不断跃升。

近期,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在宝应、高邮、江都等里下河地区一带接连上新。中钠钠离子电池及电池系统项目总投资10亿元,已全面投产,在手订单超过1.3亿元;总投资15亿元的恒程超高纯等静压石墨项目一期厂房竣工,部分试产。“宝应、高邮等地处江苏绿心范围内,聚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与产业,接连出现10亿元以上甚至百亿级重大项目、特大项目,是多年坚持绿色发展的结果。”高邮市发改委主任周建峰表示,目前高邮已经储备亿元以上项目近百个,明年有信心引进更多前沿好项目。

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扬州全市24个省重大项目、9个省民资重点产业项目、525个市重大项目已提前完成2024年度计划投资,西门子电机等96个重大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产,基础设施投资连续10个月保持40%以上速度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超20%,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创新引领,促进产创深度融合

“这个飞行摩托一般运用在什么场景?运动飞机可以用于旅游观光吗?”记者来到中航研究生院项目现场,看到一排排飞行器充满“未来感”。目前,生态科技新城已经形成了以“一所、两院、一实验室、一公司、一中心”为代表的航空产学研集群,云裳通航、九天飞院、戴西智能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生态科技新城航空办主任吕洁介绍:“我们将围绕‘低空+政务’‘低空+物流’‘低空+培训’,推动7个应用场景落地,为扬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由全球领先的全景运动相机品牌影石科技投资设立的江苏影智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落户扬州创新中心以来,通过设立影智科技创新实验室,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景防抖执法记录仪4次更新换代,目前该产品已在省内外政法系统、城管、交通等部门开展应用。“怎么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赋能,这是科创载体服务的核心。”扬州创新中心运营方、菜根科技扬州项目总经理欧有春表示,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帮助协调资源提供大量应用场景,引导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品牌竞争力。

如今,新质生产力成为发展关键词,诸多传统企业赶上时代浪潮迸发出强劲发展动能。在江都高新区,由亚威股份投资建设的金属成形机床项目总投资20亿元,项目重点发展柔性高效、节能环保的伺服冲压机床技术,满足国内外中高端客户对板材加工高速、高精度、智能化成套设备的需求。“一期项目投资6.8亿元,建成后形成年产伺服压力机2000台、自动化冲压及落料线100条的生产能力。”江都区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工业母机‘扬州军团’精神传承就是一直在创新,有了这股劲头就不惧市场风雨。”

“实践证明,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坚定不移加快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创新的浓度和贡献度,才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扬州市科技局局长陈江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扬州招引科技型企业1027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252家、有效高企达2516家,获评“亚太领军智慧城市”;南京大学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基地、电子科技大学未来产业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成功落户……创新动能正加速汇聚。

2025年,扬州力争完成新招引科技型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3000家和3500家,促成产学研合作6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20亿元。

又“燃”又“拼”,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扬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定位今年为“冲刺决胜年”,强调“稳”字为要、“干”字当头、“实”字打底,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这为全市干部干事创业又鼓了一把劲。

“要在比学标杆的过程中努力成为别人的标杆,在赶超榜样的过程中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这两年,扬州释放激励干部队伍破除“居中思维”、敢于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扬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考察评价、选拔使用、容错纠错等环节牢固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激励全市干部队伍向第一看齐、向一等看齐。

“市委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打破论资排辈、突破年龄限制,优先提拔重用、大胆鼓励激励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有效激励了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上争、善于作为。”扬州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处长丁江平表示,扬州深入开展干部能力作风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十个一线”实践锻炼,案例化落实容错纠错机制,高质量举办《政事面对面》《民情直通车》等融媒体问政节目,形成了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和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扬州市两会明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外资外贸增速高于省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省定目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只有实干,才能赢得发展主动;也只有实干,才能创造更好未来。”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两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干”字当头、踏“实”向前,全力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谱写“好地方”扬州现代化建设新答卷,扬州已然昂首阔步“在路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晶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