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我苏漫评|元宵节传承创新两相宜,传统文化在灯火璀璨中焕发新生

漫画:《元宵节传承创新两相宜,传统文化在灯火璀璨中焕发新生》

正月十五,元宵至。从劲道元宵到软糯汤圆,从“火树银花”到数字光影,从农耕时代的春耕仪式到新征程路上的精神号角,元宵节的形式在变,但内核始终未变。既要守住团圆祈福的精神原点,又要搭建通向现代生活的意义之桥,元宵节的文化传承正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口味创新,承载亘古不变的团圆。无论是南方钟爱的软糯汤圆,还是北方偏好的劲道元宵;馅儿是甜口的芝麻、豆沙,还是咸口的腊肉、鲜蔬,元宵节的美食早已超越了地域与口味的界限,成为中华文化中团圆与美满的象征。然而,这道传统节日美食并未止步于传统。黄米汤圆以其零添加、助消化的特点,契合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柿柿如意”“招财进宝” 等造型独特的汤圆,满足了年轻人拍照分享的社交需求;龙井茶汤圆则巧妙地将传统茶文化与汤圆相结合,去油腻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份雅致。当传统滋味与现代创意相遇,元宵节的美食图景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华文化传承的本质: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用现代智慧让传统焕发生机。

科技赋能,千年习俗绽放时代光彩。从古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花灯盛景,到流光溢彩的现代灯光秀与数字技术的完美融合,元宵节的视觉表达形式随时代更迭而演变。有着“天下第一灯会”之称的南京夫子庙灯会已有1700多年历史,每年仍吸引数百万游客。数字灯光秀、VR灯会、线上猜谜等创新形式,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扬州将传统灯彩技艺与现代照明技术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灯会;常州恐龙园举办科技灯会,将恐龙元素融入传统灯彩;南通创新线上猜谜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参与。科技的助力不仅没有稀释传统的韵味,反而让元宵节的文化表达更加丰富多元,以全新的方式唤醒人们对团圆、祈福的情感共鸣。

号角吹响,奋进在新征程路上。在农耕文明时代,元宵节象征着寒冬结束春耕开始,农户们扛起农具,走向田间,开启一年的辛勤劳作。步入现代社会,元宵节更有着承前启后的精神内涵。春节假期结束后,人们带着与家人团聚的美好回忆,又重回到忙碌的工作中。江苏各地企业也按下生产“快进键”,开足马力赶订单、抢进度、忙生产,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苏州乐聚机器人成功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迈入批量交付新阶段;连云港天明机械集团赶制200多台氨纶卷绕机订单,各板块产销两旺;南京依维柯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季度保交目标7000辆,正全力赶工。从农耕时代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到现代企业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时代的变迁从未改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奋斗,这种拼搏奋进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新征程中勇往直前 。

元宵节的文化生命力,在于它既能坚守传统的精神内核,又能以创新的形式与时代对话。无论是品种多样的汤圆、科技赋能的灯会,还是节日内涵的现代诠释,元宵节都在适应时代的同时,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提醒我们:传统是创新的源泉,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智慧。让我们在元宵节的热闹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汲取前行力量。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文稿|赵恩婕

手绘|姜向慧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原创,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