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多年项目变身文旅地标、36小时跨省破解退税困局、5项专利撬动5000万元融资……在江苏南通主城区崇川,700多名首席服务员以全程护航的“破冰力”、跨域协同的“攻坚力”、资源转化的“创新力”,精准破解企业“急难愁盼”,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依托,崇川区打出服务企业“组合拳”:开通书记区长专线,开展百场千企面对面活动;优化升级“兴企通”平台,实现各类惠企政策集成供给;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将更多诉求响应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当下。
今年以来,全区782名首席服务员对接1366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近200个。去年一年,首席服务员们走访企业200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700余个。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企业,撷取了一位位首席服务员助力暖企的“鲜活”片段,感受他们用行动诠释“政府服务力”与“企业生命力”同频共振的生动故事。
从“救火队员”到“创业伙伴”——
全程跟踪服务“激活”龙信广场
露天广场上,“欢乐五水汇”演出精彩不断;开心剧场里,《空降未婚妻》引发阵阵欢笑声……此外,还有青歌赛、东北二人转等轮番登场。
位于五龙汇商圈的南通龙信广场,这个曾因资金链断裂而沉寂数年的商业综合街区,自2022年底开业以来,接待游客超600万,销售额超8000万,先后获评省级重大旅游项目、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与其重生之路紧密相伴的是,崇川区的首席服务员。
2021年,龙信集团接盘停滞多年的南通1912项目时,面对疫情冲击与文旅市场低迷的双重挑战。关键时刻,崇川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旅部门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为龙信广场量身定制一份份“破冰方案”:针对文化品牌不足问题,邀请专家指导申报省级文化旅游品牌;解决人流不足痛点,导入老港闸“欢乐五水汇”文化IP、星级团队精品演出、青歌赛、东北二人转等项目;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引入开心麻花等潮流文化品牌;破解夜间经济活力不足难题,创新打造“剧场经济+街区经济”双引擎……
去年11月29日,距离开心剧场线上预售只剩72小时,但因施工进度延误,演出、消防等许可仍未获批。“没有许可证,就无法演出、无法线上开票。”龙信文旅常务副总毛勇紧急联系崇川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许建军。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服务接力随即启动。当天下午,文旅局召集数据局、消防大队、住建局、永兴街道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最终,在首演前黄金时段,大麦网开票系统亮起“绿灯”。
这种“把办公室搬到工地”的服务精神,贯穿龙信广场重生全程。为破解“有流量无留量”难题,宣传、文旅部门多次赴上海,与开心麻花团队磋商合作。同时,精准施策,帮助龙信文旅获得市区两级110万元的项目扶持。此后,不遗余力助其打磨剧目、宣传推广。
“在演出淡季,《空降未婚妻》取得超出预期的效应。”毛勇介绍,截至3月29日,该剧演出26场,平均上座率95%,服务观众4871人。他感慨道,“从‘救火队员’到‘创新伙伴’,首席服务员总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出现,和我们同频共振,并肩作战。”
不讲不好办,只想怎么办——
跨越2000公里,企业诉求36小时办结
“36小时解决问题,不仅保住了企业信用评价,更稳住了现金流。”3月26日,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后简称“港闸船舶”)董事长孟杰飞谈及那一次跨省协调,仍难掩激动。
时间拉回到去年10月30日。当天上午10时许,挂钩港闸船舶的首席服务员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该企业一艘3.77亿元的挖泥船出口到毛里求斯,交易完成后却因出口退税证明遇到障碍迟迟未能开票,心急如焚。经了解,该交易由港闸船舶委托天津某代理公司办理,进行具体进出口业务操作,出口退税相关证明需要天津属地税务局出具。
企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首席服务员立即向港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反映。管委会主任申晨随即联系崇川区税务局说明情况。
“该项交易出口退税开票涉及环节多、跨部门多,且为异地经办,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存在很大障碍,需要多方联动。”
于是,区税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很快通过上级税务机关与天津方面取得联系,并明确业务过硬的法制科负责人全程帮办指导。与此同时,管委会组建了由港闸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局长马林为组长的首席服务员专班,决定陪同企业一起赶赴天津现场协调。
当天中午,马林率专班前往天津。途中,专班与天津代理公司、税务、海关等方面反复沟通。晚上抵津后,连夜商讨方案。次日一早,专班与天津属地税务局会面沟通,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会商结束后,专班又陪同企业马不停蹄赶回南通指导准备相关材料。次日晚上11时06分,销售发票成功开具。
从30日上午10时到31日晚上11时,跨越2000公里,36小时解难题,成为首席服务员当好企业“娘家人”的生动见证。
不讲不好办,只想怎么办——这样的服务,已成为日常。
今年4月,港闸船舶即将有一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需要下水,涉及系列审批材料和手续,企业求助后,马林立即协调经发局人员帮办代办。
“首席服务员是企业的‘娘家人’!”孟杰飞表示,在码头重启、外销业务支持、船舶下水、重大合作与创新突破等方面,政府支持始终如影随形。2024年,企业实现开票销售6.09亿元,今年有望实现新突破。
政银联动破解融资难——
“知产”变“资产”赋能智造升级
走进江苏益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派“开门红”景象。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型突破,离不开崇川区市场监管局搭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桥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益鑫通专注于高端精密电子连接器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少数掌握0.4mm间距连接器核心技术的企业。2024年下半年,益鑫通启动智能化改造,引入了全自动生产设备。“生产线升级后,开年后订单量大幅上涨,对智能化设备的需求大大提升。”益鑫通制造总监胡方建介绍,公司需要的多种智能化设备均价格高昂,公司资金周转面临挑战。“之前尝试过传统贷款渠道,但流程复杂、周期较长。”
如何在短时间内贷款购买设备成了益鑫通的“心头病”。
十万火急之际,转机出现了。崇川区市场监管局陈桥分局局长蔡静在例行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精准对接了中国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并邀请银行现场实地考察。最终,成功利用益鑫通5项发明专利以及多项创新性的核心技术为达成合作奠定基础,促成企业与中国银行、江苏银行等达成融资贷款的合作意向。
为了让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贷款,蔡静积极协调南通市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南京专利代办处,推动开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间。
“银行递交质押合同后,我致电南京专利代办处说明企业的特殊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当天就为企业办理了手续。”最终企业成功获得5000万元贷款。如今,公司生产自动化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预计今年业绩将增长50%左右。
崇川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政银企”三方协调机制,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累计推动全区200家企业享受“苏质贷”贴息或风险补偿,完成“苏质贷”10.98亿元,节约企业融资成本500余万元。今年以来,全局36位首席服务员已全覆盖走访60家挂钩企业,累计完成“苏质贷”6.39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67亿元。
作者:苗蓓 陈静 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