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8日对外发布。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意见》的出台,是推动政务服务迭代升级的关键路径,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核心引擎。通过构建常态化推进机制,打造“好易办”服务新范式,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盆景”到“风景”的质变,“小切口”撬动治理效能“大变革”的生动实践正托举起民生“稳稳的幸福”,为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活力。
驭“新”而进,从“政府供给”到“群众需求”的理念创新。《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聚焦办理量大、覆盖面广、关联性强的应用场景整合服务,有效打破“部门分割”思维定式,推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与用户体验的质变。江苏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让企业实时触摸“营商温度”,北京灵活就业“一件事”护航大学生按下就业“加速键”。通过事项整合、数据共享、部门协同,地方、部门间互为前置、循环证明等隐性壁垒有效破除,政府角色从“材料审批者”转变为“服务整合者”,办事群众从“业务信息提供者”转变为“公共服务接受者”,行政效率的提升切实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服务温度。
乘“数”而上,从“经验驱动”到“数智赋能”的服务升级。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是赋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深化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关键引擎。《意见》首次单独提出“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概念,鼓励AI大模型在政务场景的应用方向,标志着政务服务进入智能驱动阶段。山西投入运行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实现与沪苏浙皖等省市“屏对屏”的跨时空“面对面”交流;浙江上线AI智能登记审批服务1.0,聚焦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提升商事登记服务效能,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科技力度与服务温度交相融合,以“便民利企”为指引,深化AI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展特色化、差异化数字服务场景,探索高效化、人性化政务服务样本,为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写下生动注脚。
向“民”而行,从“试点破冰”到“全面深化”的治理变革。从企业迁移登记、企业数据填报到就医费用报销、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件小事实事折射出企业和公民的民之所盼;从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打造“一件事”服务矩阵到推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升基层服务集成度,各地2025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之所向。此次《意见》提出以企业和群众评价检验重点事项落地实效,健全问题发现、成效验证、迭代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将群众意见视作改革成效“最好的尺子”,充分彰显了“一件事”改革和人民至上同频共振的深层逻辑和价值旨归。
聚焦“让人民满意”目标任务与价值取向,各地各部门需要在合力攻坚、压茬推进、深化改革中,让政务服务真正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群众信赖的“港湾”,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张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