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苏绣等传统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展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中国刺绣文化艺术馆举办展览并非首次。当年轻人排队抢购苏绣+动漫的联名产品,埋头体验着飞针走线的苏绣创作,非遗不再是艺术馆里的展示品,而成为年轻人手中独特的“文化编程语言”。
非遗文化如何以更年轻的形式走进大众?破圈狂欢,让浸润过时光的技艺闯入Z世代的视野,此次“非遗+国漫”的创新表达提供了一次成功验证。
苏绣作品“小黑”带动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人流量一天比一天多,车辆川流不息,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的小濮突然意识到:最近,从早到晚,从办公室窗口往下看,热热闹闹,到处都是年轻的笑脸。
小濮的窗口正对着的是中国刺绣艺术馆。这个暑假,随着国漫电影《罗小黑战记2》的上映,中国刺绣艺术馆推出苏绣主题特展,非遗传承人朱寿珍和她的儿子陈大伟、儿媳周蕾共同创作的这幅以软萌可爱的“小黑”为主角的苏绣作品引发众多影迷前来观摩欣赏。同时展出的还有12幅“比丢”四季苏绣和相关角色缂丝作品,传统技艺与现代动漫碰撞,让苏绣“一针双世界”的绝活,火到年轻圈层。
“大学时就喜欢这部动漫了,以前只能线上喜欢,现在苏绣做出动漫角色,触摸到现实的模样,很满足很欣喜。”昨天,专门从盐城赶来的小蒋从走进刺绣艺术馆,脸上就一直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欣赏过双面绣海报,在卡通“小黑”前拍照,两手拎满相关文创产品,小蒋觉得自己这一趟苏州行算得上完美“圆梦”。和她不同的是,来自上海的游客胡心洁则开启一个新梦想:学的是服装设计,平常也喜欢中国文化,此行来苏州,她既打卡“小黑”,更惊叹于苏绣的精美,“我打算过一段时间来这边定居,学习苏绣,制作旗袍之类。”
展厅外,文创产品区同样人气爆棚。49元的刺绣材料包让动漫迷轻松get非遗版“罗小黑”头像;可爱又便携的苏绣吧唧徽章成为社交好物。工作人员一边忙着打包,一边笑着告诉记者,好多主题徽章、刺绣团扇等萌趣十足的联名周边一上架便销售一空,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双面三异绣绝活惊艳年轻人
展区中央,双面三异绣“罗小黑战记”作品前,因为来往的游客不断前来打卡,制作人之一周蕾介绍创作过程的采访不断被打断,“我也没想到会这么火,但真的很高兴。”
作品出自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朱寿珍刺绣艺术工作室,由朱寿珍带领儿子陈大伟、儿媳周蕾历时半年完成。在此次创作前,他们已经与罗小黑主创团队合作一整年的“比丢十二月历”系列,社会反响良好。今年新年过后,罗小黑主创团队想继续用苏绣技艺来制作电影《罗小黑战记2》海报。拿到海报图后,周蕾发现,战记2和战记1中小黑的外形基本一致,如果用苏绣双面三异绣来制作这两幅海报,人物形象可能会更加立体丰满。这一想法得到罗小黑主创团队充分认可。
好创意,一针一线展现出来,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小黑”在《战记2》中佩戴的手环,相较于第一部电影里小黑肉色的手臂,手环与肌肤的颜色差异极大,两者丝理走向更是横竖交错。在前期手环已完成基础绣制的情况下,团队及时展开讨论,最终决定将已绣好的手环丝线全部拆光,重新调整丝理走向,实现了整体协调。
如今,站在这幅作品前,双面分别是罗小黑系列两部电影的海报,细细的丝线将角色的发丝、神情演绎得惟妙惟肖。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上可以清楚看到金属手环在缎面上呈现出的流动光泽,仿佛随时会在指尖转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也在这里得到了具象表达。
创新表达推动苏绣技艺再破圈
不止于展区的火爆,刺绣艺术馆的缂丝体验区,俨然成了最火爆的“手作战场”。
早上九点,走进缂丝体验室内,挑好自己中意的材料包,来自吴中区的蒋熙若就坐下来,在老师的指点下,开始绣制《罗小黑战记》中的人物“无限”,“据说要花近十个小时,希望自己能顺利完成。”
指导老师穿梭其间,手把手教体验者还原小黑、比丢、小皇等经典形象,年轻人一针一线还原经典形象,乐此不疲。负责这项工作的苏州缂丝青年传承人范辰霄告诉记者,从8月以来,他们精心准备了7种图案,每天都不够卖,目前已卖出1600多个。
破圈狂欢,让浸润过时光的非遗技艺走进大众视野,在刺绣艺术馆内,这样的尝试早有先例。
去年年末,朱寿珍团队与《牧神记》动画团队还原了人气角色“司婆婆”的苏绣版cos服,同时绣制了《牧神记》动画主角秦牧的超Q萌半身像刺绣卡片,动画超前点映会上,真人cosplayer身着1∶1还原的非遗cos服饰惊艳亮相,瞬间引爆全场;今年1月,他们又绣制了游戏魔兽世界中的祥云锦绣火鹰坐骑,也引来众多粉丝打卡。
推动“苏绣”文化再破圈,让非遗有更多的创新表达,还有更多的艺术大师一起努力。早在2021年,《王者荣耀》推出英雄“王昭君”七夕限定皮肤“乞巧织情”,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大师不仅参与皮肤设计,还还原了一件同款苏绣实物服装。2023年,苏绣小镇与猫耳娱乐联动,融入苏绣《一树繁华金羽扇》元素的7款虚拟偶像文创周边也同步上线,并创下近100万元的惊人销售额。
如今,当传承千年的苏绣技艺再次碰撞二次元IP,一场打破次元壁的文化狂欢正让苏州高新区镇湖苏绣小镇成为Z世代的打卡圣地,“非遗可以做成‘潮’产业,这个未来有太多可能,也值得期待。”周蕾说。
(苏报记者 刘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