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可以流泪,但绝不低头。”在盐城市烈士陵园,一场跨越时空的AI对话让申德辉烈士的铮铮誓言再次回响。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与扬子晚报联合打造的省级示范课程《勋章背后的家书》六集系列,近期火热上线。第二集《永励后人的诀别信》通过AI数字还原、沉浸式场景演绎,带领观众感受申德辉烈士在遗书中所寄托的革命信念与家国情怀。
第二集《永励后人的诀别信》
AI再现:跨越时空的对话
“申先生,书里写了您在革命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故事;书里说,您写信给母亲,流泪了……”在盐城市烈士陵园,少先队员凝视着追忆申德辉烈士的《碧血丹心》一书,与AI生成的烈士形象展开对话。制作团队运用情感计算技术,让历史人物“走”出展陈,与当代青少年实现跨越时空的交流。
“革命者可以流泪,但绝不低头。”AI复原的申德辉形象坚定回应,“孩子,去纪念馆看看吧,那里有我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这一创新拍摄手法,打破了传统革命教育的单向传播模式,让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可对话。
历史回响:血泪遗书中的坚定信仰
1945年2月,因汉奸告密,申德辉不幸被捕。敌人对他威逼利诱,施以种种酷刑,妄想逼迫他交出党在盐城的内线关系。申德辉坚贞不屈,严守秘密,在狱中被关押9个月,屡遭严刑拷打。11月2日,眼见盐城解放在即,申德辉预感到将进入黎明前的黑暗。牺牲前,他通过被感化的狱卒帮他买来纸笔,留下遗书,一封留给党组织,一封留给母亲,一封留给妻儿。
申德辉写给党组织的信
视频中,少先队员站在展陈前深情诵读:“我自被俘以来,已经9个多月了,受尽敌人的一切之非人酷刑。为着革命不惜肉体痛苦。为着人类解放,只有牺牲个人。”“务望保重身体要紧,教育二孙成人,以继儿志,为父报仇。”“不要哭,不要过度悲伤。为完成我未竟之革命事业,望将吾儿申玉才改名为申父志,女儿申玉花改名为申解放。” ……
申德辉在写给亲人的遗书中,希望儿女继承父志,谋求祖国的彻底解放。烈士遗书句句带血,行行含泪,却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有的只是坚定的信仰。
申德辉写给母亲的遗书
精神传承:照亮青少年的前行之路
“申先生,您用‘为人类解放牺牲个人’的誓言,换来今日书声琅琅的山河安宁。”视频中,少先队员肃立于申德辉展陈前,庄严宣誓:“您未见的光明,我们守护;您未竟的征程,我们接续!”
《勋章背后的家书》系列采用AI数字还原、沉浸式场景演绎等创新手法,让革命历史焕发新的生机。在申德辉烈士这一集中,制作团队特别注重情感共鸣的营造,让青少年能够直观感受革命者的信仰力量,见证了申德辉烈士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的家书,如今通过科技手段获得新生,继续照亮新时代青少年的前行之路。
策划:李军 石小磊 徐媛园
摄像:杨恒国 王翔
文案:徐昇 徐媛园
包装、剪辑:汤清宇
AI特效:赵岑
剧务:任国勇 笪越
海报:肖甜
音效:黄娴
出镜:
孙睿妍 盐城市第一小学
张璠
指导
江苏省委网信办
主办
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
扬子晚报
鸣谢
盐城市烈士陵园
共青团盐城市委
南京南化建设有限公司
南京市延龄荟公益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