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青春华章丨荔枝网评:以水为墨,书青春华章于祖国大地之上

特约评论员/王冰

水,不仅是滋养文明的血脉,更是孕育民族精神的密码。从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的千年智慧,到数字长江“实时监测、智能调度”的现代实践,水文化中“上善若水”的仁厚、“滴水穿石”的坚毅、“海纳百川”的包容,早已成为滋养青年成长的精神富矿。在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中,无数与水相伴的青春故事,正将这份文化养分转化为实干奋进的行动力,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

水之“韧”,是青年攻坚克难的精神砥柱。水的坚韧,从不是一时冲击的蛮力,而是久久为功的坚守。这种品格,恰是新时代水利青年攻坚克难的生动写照。长江委青年科技攻关突击队里,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团队骨干们,面对长江流域水资源预测的复杂难题,跨界融合多学科技术研发智能模型,将中长期预测精度推向行业前沿,实现毫米级变形监测的技术突破;平陆运河建设工地上,青年突击队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征地搬迁等开工前置手续,为这项世纪工程按下“快进键”……这份不畏难、不避险的韧劲,正是水文化在青春奋斗中最有力的表达,让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总能站得稳、顶得上。

水之“智”,是青年创新突破的思想源泉。古人治水讲究“因势利导”,这份顺应规律又突破局限的智慧,在新时代青年手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中交天航局青年技术团队主导研发的“太湖之光”清淤作业平台,作为世界首创的绿色智能一体化装备,实现日均清淤8000立方米的高效作业;河海大学胡鹤轩教授团队聚焦水文监测技术痛点,研发的“智慧水利1号芯”成功应用于长江中下游重点流域,让水文监测有了更强大的“中国芯”……这些创新实践证明,水文化中的智慧基因,正引导新时代青年在科技前沿不断探索,将传统治水智慧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水之“善”,是青年躬身为民的价值指引。“水润万物而不争”,水的滋养从不求回报,这份无私与仁厚,早已融入青年的家国情怀,成为他们服务人民的行动准则。扬州沿湖村青年党员们带领渔民转型发展文旅产业,将昔日“渔花子村”改造成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的“网红渔村”,旅游产业产值突破3000万元;徐州田间地头的青年技术员们向农户推广节水灌溉,从“大水漫灌”迈向“精准滴灌”,将“科技甘霖”送到农户心坎上,让“水利之力”真正扎根乡野……这些身影告诉我们,水的“善”已内化为青年的价值追求,让他们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如今,我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突破90%,长江、黄河干流连续多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太湖水质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这一份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背后是无数青年的奋斗与坚守。从守护水资源的“数字哨兵”,到保障工程安全的“健康管家”;从运河建设一线的攻坚者,到治水科研领域的探索者,新时代青年以水为师、与水同行,在与江河湖海的对话中汲取力量,在祖国大地上写下了沉甸甸的青春答卷。

水脉绵延,青春接力。广大青年当继续从水文化中挖掘精神养分,以韧克艰、以智创新、以善为民,让青春之潮奔涌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用实干与担当在祖国大地上绘就更恢弘、更动人的时代画卷。(王冰)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