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高邮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赋能农民专业合作社新路径

今年年初,江苏省金融顾问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1+N”工作在高邮市先行试点。作为高邮地区试点主办银行高邮农商银全面落实上级部门统一部署,积极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助力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全面发展。

一、机制为先,织密协同服务网

(一)上下联动,拧紧责任“链条”。试点工作启动后,高邮农商银行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推进节点。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机关部门协同支撑,基层网点强化落实,将任务分解到人、进度细化到天,严格执行清单走访与销号管理,确保上级政策传达精准、部署高效、执行有力。

(二)网格到人,激发服务“内力”。将全市67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任务分解至79名金融顾问,实现“一社一顾问、服务全覆盖”。同时,将走访覆盖率、授信达成率、用信转化率纳入服务评价,让金融服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响应”。

(三)内外协同,打通信息“壁垒”。该行主动与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完成“一社一档”建档工作。与13个乡镇(园区)开展政银对接与政策宣讲,实行“金融顾问+村组干部”联合走访模式,借助政府公信力扩大“1+N”模式知晓度、接受度与信任度。

二、服务为本,畅通融资快车道

(一)精准触达,走访“全覆盖”。针对67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施行分层分类协同走访策略。对存在信贷需求的合作社,优先调查、优先授信、优先放款。对暂无融资需求的合作社,提供资金规划、财富管理等配套服务。截至10月末,累计办理收银支付交易2376笔,代发工资2693人次,实现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访100%覆盖,为26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3.16亿元。

(二)分类施策,破解“融资难”。对信用记录良好、经营稳定的合作社,优先投放“苏农贷”“富农E贷”等信用贷款;对经营状况稳定但缺乏足额抵押资产的合作社,引入第三方担保或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对缺乏传统抵押物但拥有农业资产的合作社,推出“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产品。截至10月末,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信余额2.41亿元,惠及2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产业聚焦,延伸“服务链”。围绕高邮“3+3”农业特色产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联动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为上下游农户提供信贷支持。截至10月末,为高邮大虾、高邮鸭、高邮大米、高邮湖大闸蟹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提供贷款15亿元。

三、防控风险,共创发展好生态

(一)宣教结合,绷紧“风险弦”。一方面,金融顾问将《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提示书》送达每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10月末,共发放风险提示书504份。另一方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反诈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金融宣讲,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金融宣讲200余场,宣传触达1.5万人次。

(二)双重机制,筑牢“安全网”。一方面,完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风险监测机制,实时掌握合作社经营状况与资金流向,“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借助“无还本续贷”等专属产品,帮助合作社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合规意识强、信用记录良好的合作社,在授信额度提升、贷款利率下调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三)专业指导,拓宽“致富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常面临的诸多行业风险,高邮农商银行打造专家服务驿站,邀请行业专家定期在支行开办讲座,截至10月末已累计开展培训16场。同时,依托“扬超”赛事、“大美江苏乡村行”平台,为合作社农产品搭建销售渠道,累计助销高邮大虾、咸鸭蛋等农产品3.97万元,实现“融资+融智+融销”一体化服务。

通讯员 张洁


图为该行工作人员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今年葡萄销售与资金回笼情况。


图为该行客户经理实地走访虾塘,了解高邮大虾生长周期与资金需求。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