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无锡滨湖:法治之光照亮乡村幸福生活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邓力銎)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获悉,今年以来滨湖区守正创新,构建起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为乡村治理聚合力、增动力、强定力、提魅力、添活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民自治增动力

无锡市滨湖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深入推进村级后备力量“雏雁工程”,抓实致富先锋“领头雁工程”,建立“党建+法治”联姻模式,将党建与法治进行有效衔接,深度融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累计建成75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滨湖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0亿元。同时,培强壮大产业,延伸党建工作“触手”,设置农村电子商务为民服务站,进一步拓宽村(社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成立由村两委干部、法律顾问、致富带头人、科技能手、种植专业户等组成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多渠道多层次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家葡萄果乐园今年扩种到16亩,总产量大概3吨多,收入在50万元左右。”胡埭马鞍村的“葡萄哥”吴维良说。



“公共环境卫生、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这些问题都是居民自己说了算。”马山街道古竹社区书记如是说。滨湖区动员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村人民调节委员会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村规民约等制度和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依法治村机制。蠡园街道美湖社区的“有事好商量”3232电视平台、河埒街道蠡桥社区的“融平台居民议事会”、河埒街道水秀社区建立“邻里伙伴”自治理事会等等,通过组建村规民约执行委员,搭建议事平台,实现78个村(社区)“援法议事”活动开展覆盖率100%,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生动局面。同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矛盾纠纷化解的各项政策要求融入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民事由“村组包办”变为“自我管理”。

法治服务强定力 德治文化提魅力

“社区治理迈入治理精细化时代,社区的公共道路、楼道安全、村居环境、小区物业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治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改变,让居民群众获得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滨湖区依法治区办相关人员表示,滨湖持续探索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始终秉持服务居民、聚焦难点、解决问题的理念,把治理重心沉下去、把服务水平提上来,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新局面,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河埒街道蠡桥社区“畅通有机血脉微循环项目”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充分利用“自治+共治”的协商方式,解决道路整治中的难点问题,真正做到“有事好商量,商出好事来”。同时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在区、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实现法律顾问、公职律师配备全覆盖。借鉴枫桥经验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抓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调委会90多个,设立各类调解室30多个,今年上半年,调解矛盾纠纷2145件,受理率、调解成功率均100%。



目前滨湖区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人数有20.783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例的34.95.15%,上半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传承好家风家训”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道德引领,积极引导群众学典型树典型。同时,在村(社区)打造一批文化墙和文化长廊,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多频次举办法治宣传活动,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纠纷调处成功率均达到95%以上。当前,全区建成普法宣传阵地128个,其中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6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4个,法治文化阵地影响力全面提升。

智治为辅 社会智治添活力

无锡市滨湖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乡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一体化“智慧乡村”管理服务平台取得新突破。

通过法律进乡村“十个一”(一支法治宣传队伍,一台法律服务机器人、一个村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一群法律明白人、一个法治宣传栏、一个法律图书角、一本宪法文本、一批乡村法治文化墙、一间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4+2”化解工作室、一支法治文艺宣传队)开展法治宣传、送法上门等将法律法规宣传融入到群众生活中,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化解非正常上访行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对互联网平台与网格划分和网格化管理的融合,有效提升乡村的智治能力。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