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 |系列短视频 《烽火名桥》


“风云恶,陆将沉。”85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畔骤起的枪声,彻底惊醒了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从此,亿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标志。而在江苏大地上,江河湖泊水网纵横的大小桥畔,也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有些桥已经不见了,有些桥已旧貌换新颜。今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用镜头带您走访这些历经战火的桥梁,重温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今日刊发的是《烽火名桥》第一期《血战赛虹桥》。——编者按



行人脚步匆匆,车辆奔驰而过。这里是南京市长虹路的最南端,与公路齐平的沥青路面之下,是一座长达29米的大桥——赛虹桥。赛虹桥是一座焕发新生的古桥,它已完全融入了现代都市生活。它也是一座英雄桥,在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守军据桥而守,在这里毙伤大量日军。

走在赛虹桥上,会发现,赛虹桥桥面和长虹路的路面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双向四车道,外加非机动车道和红砖铺成的人行道,大理石的栏杆也是新砌的。若不是桥头立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很难想象,它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事实上,赛虹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初。它伫立的位置,在明清时期是一条水陆交通要道,从长江上游而来的粮船多由此转入外秦淮河。

赛虹桥之名,源自朱元璋筑南京城的笔记。明末文人朱国桢写到:朱元璋筑南京都城外廓城时,工程由工部和应天府分段包干,应天府进展神速,竣工后专款尚有节余,就用这笔余款建了座桥。应天府觉得地方兴工成绩赛过工部,故命名为“赛工桥”。但后来,因这个名字有“轻侮上台”之意,史官便依照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将赛工桥改名为“赛虹桥”。

在南京,赛虹桥还有另外一个名称:“赛公桥”。传说朱元璋筑城,敲了沈万山的竹杠,让沈万三出钱建造部分工程,沈万三的儿媳为了提醒他造桥要注意质量问题,便向公公提出“赌赛”筑桥。她昼夜不息地兴工赶造赛虹桥,结果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完胜公公。这座桥由此得名“赛公桥”。

当然,以上所说都是传说。事实上,赛虹桥本名大通桥,明弘治年间应天府知府吴雄捐资重修才建成三拱石桥,康熙年间又加以扩建。桥宽50余米,分水桥墩长60余米,拱矢高8.95米,至今仍能负载8吨。也就是说,当时的赛虹桥,要比现在足足宽出20米。



和平时期,赛虹桥一带是一派田园风光,清代诗人写有《赛公桥》一诗,其中有两句这样写到:

桥边深竹野鸦飞,桥上沿村散社归。

斜日入河人影乱,野田经雨豆花肥。

但这样美好的田园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被打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让这里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命令,要兵分三路,攻占南京。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12月10日,臭名昭著的日军第6师团23、45联队试图沿南京西、南城墙内外,向下关方向平行攻击前进,赛虹桥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日军一定要攻下赛虹桥,而扼守此处的第51师151旅302团以及305团一部,也是寸土不让。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介绍说,从12月10日开始,日军步兵在10余辆坦克、2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向赛虹桥中国守军阵地发起攻击。中国守军302团在程智团长的率领下,奋起抵抗,反复冲杀。赛虹桥几次被日军占领,但每次都被中国军队夺回,一直到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赛虹桥上依然飘扬着中国的军旗。

在一次进攻中,日军用战车三辆掩护其步兵冲击过来。中国军人在桥的另一侧集中炮火向其射击,敌战车慌张之下,其中一辆一头栽到河沟里,人车俱亡,其余两辆仓皇退逃。

在赛虹桥保卫战中,中方大批将士在此壮烈殉国,其中包括守桥的主将、302团的程智团长。



孙宅巍告诉记者,程智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一级上将程潜的族侄,黄埔五期毕业生。此前已经在淞沪战场上率部苦战。他曾写信给母亲说:“总算等到了与日寇交手的一天,此正是男儿报国之时,余决心以七尺之躯许国。惟盼吾妻能顺利分娩,所生勿论男女,望善抚之,以继余志。”

赛虹桥战斗中,程智右手3个指头被日军炮弹弹片划断,血流不止,他只是稍微包扎,又返回阵地继续战斗。他激励全团官兵:“决不能让鬼子前进一步,我们要与阵地共存亡,死在这里就是死得其所!”

12日,程智的腹部被日军击中9弹,肠子被打断流出,壮烈牺牲。在附近指挥战斗的306团邱维达团长赶来,用大木盆装上程智遗体,草草葬于赛虹桥旁。

抗战胜利以后,程智的战友回到南京,却再也没有在赛虹桥附近找到程智团长的遗体。程智生前仅留下一条军毯,后被其遗腹子捐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珍藏。



在赛虹桥600多年的历史中,几毁几建已渺不可考。《南京地名趣话》一书对这座桥有简单的记载。书中说道:赛虹桥横跨秦淮河支流,明洪武年间建造……清康熙年间重建。

我们现在看到的赛虹桥,是重修于2009年。当时,赛虹桥整体石材已严重风化,桥面渗水,3个桥孔淤塞2个,南京市政部门对其进行了整体改造。沥青路面和大理石栏杆,也都是那个时候铺设和安装的。600余年的赛虹古桥,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远离了战火硝烟,赛虹桥边建了栈道,可凭栏远观,可临河垂钓;公路边还建了一个小广场,老树下,一张石桌,几张石凳,以供市民休闲,乘风纳凉。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2012年,赛虹桥被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