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大兴安岭8月18日电(韦香惠)转还是留?这个问题王震终于有了答案。
王震是奇乾中队勤务保障班副班长,老家在安徽阜阳。从17岁那年参军入伍算起,今年是他待在奇乾的第12个年头。期间,王震面临过三次转业还是留队的选择,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决定,还是要留在奇乾。
奇乾中队,全称是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莫尔道嘎大队七中队,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唯一一支驻守在原始林区腹地的森林消防中队。
奇乾中队驻地条件艰苦,驻地距离最近的城镇有150多公里,不通电、不通邮、手机常没有信号,被称为“林海孤岛”。
图为奇乾中队营地 韦香惠摄
在王震的记忆中,刚从山下上来的时候,眼前全是土道,一直到部队院里都没有水泥地。除了主楼以外,旁边只有几间像车库一样的小瓦房。
王震介绍,中队营地现在的太阳能板是近两年才有,过去用电靠发电机,一停就收不到任何信号。与外界通讯依靠山顶上一个只有2G的老式信号站,还得等有太阳的情况才能有信号。“能给家里打个电话都挺不容易的。”他说。
刚来的时候,王震赶上了奇乾的冬天。“就一个字‘冷’。”他说,零下四五十度的温度以及周围白茫茫的大雪,一度感到不适应。但现在,他成了给全队送“温暖”的人,主要负责烧锅炉和操作发电机,保障整个营区取暖和用电。
“刚开始,我也没有接触过发电机,这都是机械原理,然后我就去学了,不到两个月,原来负责的班长就休假了,就把工作都交给我了,我啥也不懂。”王震回忆起当初那段时间,说道:“硬着头皮,想想真是难熬,那时候就怕班长走,他一走,万一什么东西坏了,自己就弄不了。”
发电机承担着整个中队的用电“服务”,如果停电了,锅炉也就停了。奇乾的冬天长达9个多月,最低气温可达-50°C。超过两个小时不供暖,暖气片就冻了。
图为王震在锅炉前 韦香惠摄
如今,王震成了队里有名的“全能王”。“包括菜地,养猪这些都干过。”他说,因为营地离山下那么远,中队必须要自我保障。
在王震看来,当兵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另一深层次上来说,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荣誉。”
王震第一次去火场,坐着直升机,从上往下看,一眼看不到头。“一个直升机飞了好久还是看不到头,你才知道原来原始森林这么大。”他说,95万公顷只是一个数字,等在天空上看的时候才确切感受到究竟有多大。
林中灭火的时候,正常情况一公里路走10分钟会变成走10多个小时。王震介绍,收到火点坐标,要看地图选择路线,开车到了路边停在离火线点最近的一个点,人再下来背着背囊往坐标点走。
“有的林子都走不过去。中午出发,到火场已经晚上了,看到前面有火,就赶紧卸下背囊,开始灭火。”王震记得,由于刚开始对灭火机用得不熟悉,他把火越吹越大,后来就把风机给班长,他拿着工具跟着班长后面清理。“就这样一直灭火都不知道打到几点,可能凌晨三四点钟,累得走不动,就找了个山坡倒下睡了一会。”
当兵第八年,王震遇到了部队转制,集体脱下军装。“刚开始一下子还是很难接受的。”他说。
图为王震 韦香惠摄
转制后,王震的任务并没有变,主要责任还是守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此外,中队归属应急管理部之后,任务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项目。近几年,他感到社会对消防员职业的认可和尊重越来越高,这也使得自己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震也解锁了更多的的人生角色。现在,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孩子还不到一周岁。在最近一次面临转业还是留队的选择时,他比几年前多了一些犹豫。“毕竟长期不在家人身边,有很多事情也顾不上。”他说,幸好妻子性格比较独立,对他工作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很高,给了他很大的安全感。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首先是自己心态要好一点。作为一个男人,要大度和宽容一点。同时,也要细致一点,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久前的七夕,王震也给妻子准备了一份心意。
在王震看来,人生每个角色都代表不同的责任。但在他心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光荣的还是作为一名“北疆森林卫士”。
王震说,当身处火场,看到大树从底下烧起来,有的大树被烧倒下,感到非常心痛。“原始森林的大树长得很慢,两三年都没有什么变化。”他指着远方一棵大树,说,“你看那么大一棵树,几百年才能长这么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