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

特约评论员/刘连福

青柳吐新,纸灰化蝶,又是一年清明至。这个绵延2500余年的传统节日,既承载着“墓前洒酒祭先灵”的血脉追思,更凝结着“甘洒热血沃中华”的精神传承。当我们手捧白花伫立墓碑前,不仅是祭奠长眠的先烈,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深情回望。那些用生命熔铸的红色记忆,正化作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炬,照亮着新时代的奋进之路。

山河无言,忠骨有魂。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脱贫攻坚的村巷,从抗美援朝的坑道到南海维权的岛礁,近代以来2000万英烈的热血,早已融入民族复兴的壮丽画卷。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唤醒沉睡的中国,刘胡兰“生的伟大”定格15岁的芳华,黄继光胸膛堵住的不仅是枪眼,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郭永怀用生命守护的核武密码,王伟“81192请返航”的最后呼叫,黄文秀驻村笔记里的民生牵挂……这些闪耀在历史星空中的名字,用热血与生命诠释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情怀。今日之缅怀不应止于追思,更要化作行动的力量。我们当以多元形式追溯英烈的奋斗轨迹,从纪念馆的文物史料中触摸信仰温度,在红色故事的宣讲中汲取奋进动能,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熔铸于灵魂深处,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让初心在岗位上践行,让使命在奋斗中闪光。

英烈是民族的精神丰碑,捍卫英烈就是守护文明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光荣之家”的金色门牌照亮家门,到《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庄严落地;从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完善,到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升级,全社会正构筑起尊崇英烈的“精神长城”。捍卫英烈荣光,需要我们筑牢法治与道德的双重防线。既要用法律之剑严惩亵渎言行,让任何诋毁英雄的行径都付出代价,更要在全社会厚植“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的价值共识,将烈士陵园化作“行走的思政课”,把英烈故事编成“最生动的教科书”,让英烈精神成为滋养民族心灵的永恒坐标,让“英烈不容诋毁”的信念深入人心。

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新时代手中。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敢教日月换新天”,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杀出一条血路来”,再到新时代的“撸起袖子加油干”,英烈精神始终是攻坚克难的“硬核”力量。新时代下,“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能丢,“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不能忘。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当以英烈为榜样,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勇闯“娄山关”,在农村改革的一线敢蹚“深水区”,在基层治理的考场答好“民生卷”。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融入日常,将“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信念化作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闯关夺隘,让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岁月,在我们手中续写更辉煌的篇章。

山河为证,精神永存。当清明的细雨浸润大地,那些刻在石碑上的名字,那些写进史书里的故事,正化作春风化雨的力量,激励着14亿多中国人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我们当永远铭记:今日的岁月静好,是先烈们用生命铺就的坦途。明日的民族复兴,必将由我们以奋斗续写荣光。这,便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刘连福)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