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共绘春节消费“新图景” 催生供需两旺“新变化”

2025年春节黄金周,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再创新高,消费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不仅是传统节日消费势能的集中释放,更是一场由新业态、新技术、新场景共同驱动的消费革命。当“年味”与“科技味”交织,“传统”与“时尚”碰撞,中国消费市场正书写着供需双侧协同升级的新篇章。

传统消费全面升级,焕发数字新生机。春节是聚餐聚会高峰期,餐饮市场呈现“线下堂食火爆、线上预制菜走俏”的双向繁荣。美团数据显示,提前半个月通过平台预订年夜饭的订单量较去年增长305%。老字号餐饮企业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冷链物流精准配送,让传统年菜突破地域限制。零售领域同样上演着实体回暖、电商升级的协同发展,智能试衣镜、AR美妆魔镜等黑科技进驻商场,带动重点商圈客流量增长25%,而直播电商推出的“春节不打烊”服务,使县域市场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39%

新兴业态井喷发展,重构消费生态链。即时零售成为春节消费新基建,除夕当天即时配送订单量突破1亿单,药品、生鲜、礼品等即时需求激增。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首单年夜饭食材7分钟送达,京东小时购推出“年货急救包”服务,满足消费者即想即得的消费需求。沉浸式体验经济异军突起,上海豫园灯会引入全息投影技术打造《山海经》神兽世界,单日最高入园人次突破15万。成都宽窄巷子推出的剧本杀式年俗体验,将川剧变脸、蜀绣制作融入剧情互动,预约量提前两周售罄。这些创新业态证明,当文化内涵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就能创造出1+1>2的市场价值。

供需协同精准发力,催生消费新形态。消费升级呈现鲜明圈层化特征:Z世代追捧“国潮+科技”跨界产品,银发族热衷康养旅游套餐,新中产偏爱文化深度体验。安踏推出的智能温控羽绒服,通过APP即可调节温度,预售期间即告售罄;携程定制开发的“非遗研学游”产品,预订量同比翻两番。这种需求分化,倒逼供给端进行柔性化改造。产业创新形成生态化协同,新能源汽车厂商与充电运营商联合推出春节返乡充电保障计划,覆盖全国90%高速公路服务区。

 站在2025年的新春回望,春节消费市场的嬗变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写照。从需求端的个性化、品质化升级,到供给端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消费市场正在完成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变革的华丽转身。当灯笼里的LED智能灯带可以语音控制变色,当年夜饭的餐桌上既有妈妈的味道也有机器人的手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节日的现代演绎,更是一个创新大国在消费领域的生动实践。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