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午11时,在盐南高新区金棠名邸小区的互助养老睦邻点,老人们陆续前来就餐,红烧排骨、清炒时蔬等菜品摆满餐台。“60岁以上老人一荤一素最低6元钱,针对失能老人也推出了‘定制菜单’,如低糖、软食套餐,并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睦邻点工作人员陈香君介绍,居家养老的老人大多具有自理能力,对他们而言,社区食堂、诊所等配套服务就显得格外重要。
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得益于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对于行动不便的张秀英夫妇来说,这段距离,曾经是他们每天最大的难题。“奶奶,今天的菜少油少盐,趁热吃啊!”护理员刘永秀提着保温餐盒敲开张秀英夫妇的家门。“谢谢你啊小刘,天天中午送菜给我们吃。”这份来自互助养老睦邻点热气腾腾的饭菜,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对啦!和女儿视频就这么点。”在金棠名邸互助养老睦邻点的“智能手机使用课堂”上,老人们更是学会了视频通话和线上挂号等新技能。“让‘养老’变为‘享老’,除了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精神需求也至关重要。”互助养老睦邻点负责人何俊贤介绍,睦邻点不仅提供助餐服务,非用餐时段睦邻点还会变身为“银发学堂”,开展健康讲座、手工课堂、戏曲欣赏等文娱活动,辐射周边3公里内的老年群体,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居家养老的老人大多具有自理能力,随着年龄持续增长,自理能力减弱,更为精细的监护服务就需要我们跟上。”护理员周金干日常穿梭在190余户家庭之间,从剪发修甲到康复护理,从缝补衣物到整理床铺,解决老人在家政服务方面的需求。“这个是政府购买的服务,不需要我自己掏钱,给女儿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今年86岁的徐天香对“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模式赞不绝口。
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健康产品及服务走进老年人的生活。“老人只需按一下按键,平台就会接到报警,便会迅速反应,及时联系家属、社区、网格员、物业,第一时间到家中对老人实施救助。”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负责人徐强介绍,通过平台就能实现一键报警、语音通话、健康监测等功能。
从睦邻互助到智慧守护,如今,养老不仅是“保障”,更是“品质”,不仅是“服务”,更是“温情”。近年来,我市倾心打造“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品牌,深入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今年将改造提升10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10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为10000名75-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社会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努力让老年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