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以新质生产力 书写发展新篇章

大正微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通过数字模拟,把炼铁高炉“装”进电脑;大生集团积极推进“智改数转网联”,降本增效显著……当下,江苏各地抢抓发展机遇,以新质生产力“扬鞭加力”,为全省经济发展积蓄澎湃新势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国内排头兵地位,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达,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国1/8强、全球4%;2023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760.63亿元、增长1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9.9%、41.3%;在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江苏入选795家,走在全国前列……实践充分表明,江苏“家底”厚、底气足,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能力,更要勇担为我国加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探路的重要发展使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跑出江苏“加速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因应时势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要求必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迅速扩容江苏新质生产力发明人才培养规模和集聚规模,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和创新载体。另一方面,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建设高水平技术研发机构,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创新要素高地,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加快转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发挥长处、补足短板。在江苏,传统产业占规上工业营收总额的六成多、利润的五成多,提供了全省超七成的就业岗位,是仍要坚守的基本盘。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能,新质生产力要从既有产业里生发,而关键就在于技术改造。要把技术改造贯穿到生产的重要环节,既要以技术进步改善投入产出状况,形成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为产品提质降本,实现高端化发展;也要积极利用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把工业流水线转变为定制化生产、个性化生产、分布式生产,实现智能化发展;还要推广运用清洁生产方式和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绿色化转型。以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为基础,进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必将持续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在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经济社会发展对新质生产力需求迫切,立足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创新,定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更上层楼,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写下生动注脚。(易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