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我苏漫评丨中国智慧书写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画卷



漫画《一起守护万物共生的和谐家园》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在文明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国持续为这场绿色变革贡献智慧方案,擘画出万物和合发展的崭新画卷。

守护自然馈赠,夯实生态根基。大自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图谱,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然而,长久以来的森林砍伐、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狩猎等行为,却使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守护自然是关乎人类命运的必答题,近年来,我国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保护制度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生态家底日益丰厚:塞罕坝三代人接力种下百万亩林海;库布齐沙漠上演“死亡之海”变绿洲的奇迹;大熊猫从濒危物种逐渐向易危物种转变;珍稀物种频现“新面孔”,不断带来惊喜。扎根大地的生态实践,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彰显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思维。5月1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及评价报告正式发布,绘制了全国首份跨省域的“生物多样性图谱”,经过近3年的调查汇总,示范区共记录各类生物物种2790种,包括陆生生物1629种。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织就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体网络,开辟出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的进阶之路。

平衡防护尺度,谱写和谐乐章。生态环境整体持续向好,不断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出新问题,上海市区大量出现的貉种群,因袭击宠物、翻垃圾桶引发居民恐慌;各地频繁出现的野猪侵扰甚至伤人事件暴露出生态治理的显著矛盾,这些均意味着既要给野生动植物划定生存红线,也要为社会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在物种演替与民生福祉之间架起共生之桥。生物多样性保护还需处理与有害生物防治的辩证关系,防控有害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威胁。2024年12月1日起,江苏施行《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为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供了法律保障与行动指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既要摒弃人定胜天的傲慢,也拒绝放任自流的消极,在保护中防治、在防治中修复,奏响永续发展的壮美乐章。

文旅生态共美,青绿画卷长新。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生态资源,也是旅游资源,许多地方依托生物多样性发展了生态旅游。青海三江源,成千上万农牧民通过生态管护员、民宿经营者、文化讲解员等新身份实现增收致富,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形成共振效应。长江“十年禁渔”,通过渔民转产培训、生态补偿机制,让曾经的“水上漂”成为护渔员、生态导游,也让中华鲟、江豚重现江中,“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诗意重归人间。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文旅产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双向赋能、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文旅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和动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也为文旅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魅力。实现文旅与生态的可持续共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防止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注重挖掘生物多样性背后的文化内涵,使生态旅游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点,更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让我们继续携手共进,以行动为笔,将生生不息的美好图景精心绘就于广袤天地间。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文稿|童婷婷

手绘|唐诗韵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