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游客纷至沓来,长三角文旅再掀热潮

□唐鸣

端午小长假即将到来,长三角地区文旅市场再掀热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预计发送旅客17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8%;同程旅行报告显示,杭州、苏州、宿迁三城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民俗旅游目的地。在文旅产业全面复苏的当下,长三角地区正以文化厚度与创新锐度碰撞出独特魅力,成为中国文旅新的爆款增长地。

游客用脚步丈量出的选择背后,是长三角文旅产业的系统化升级。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构成“轨道上的长三角”,沪宁杭甬四大都市形成一小时通勤圈,让“说走就走”变为现实。以上海迪士尼、杭州宋城、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文旅IP集群,既保留着乌镇水乡的桨声灯影,又绽放出数字艺术的炫目光彩,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体验。更深层的吸引力来自文化认同的唤醒。这里保存着中国最完整的江南文化基因库,从昆曲水磨腔到海派旗袍技艺,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表达焕发新生。而端午节期间,嘉兴粽子文化节、南京秦淮河龙舟赛、绍兴黄酒文化体验等活动,又将传统节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场景。

资源禀赋构筑起长三角地区文旅发展的“护城河”。这里,文旅资源的多样性使其堪称天然博物馆。黄山云海与西湖烟雨构成山水长卷,南京明城墙与上海外滩串联历史年轮,安吉竹海与崇明湿地展现生态本底。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的应用正在重塑当地文旅产业形态。比如上海天文馆的元宇宙展厅、南京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让文旅资源突破物理边界;杭州推出的“文旅大脑”实时监测134个景区客流,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AR导览让古街“开口说话”。

在全国各地争相发展文旅产业的背景下,拥有“先天优势”的长三角地区,如何更好地将文旅流量转化为发展动能?这当然离不开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推行文旅消费券区域通用、异地退换票务互通、信用住跨省互认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今年3月,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入境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在协同打造人文经济新样本、联手擦亮文旅融合金名片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共建长江文化公园、共推江南文化品牌、共享智慧旅游平台,这些务实举措也在持续释放出乘数效应,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当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传统文化,当服务创新持续提升消费体验,当区域协同不断突破行政边界,长三角正在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旅产业作为促进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引擎,正需要更多这样的“排头兵”领航前行,让人们在诗与远方的相遇中,看见文化自信的生动图景。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