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园
4月10日至12日,以“共筑创新同享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开幕。这场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技术先锋与产业领袖的盛会,不仅释放出6G技术加速落地的信号,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关键共识:在数字文明的“深水区”,唯有打破边界、协同创新,才能解锁6G的真正潜力,塑造一个普惠、可持续的智能社会。
6G是通感算智深度融合、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移动信息网络技术,是在5G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提供通信、感知、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等一体融合的多维能力服务体系,也是各前沿技术的集中体现。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6G将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培育6G等未来产业。这是6G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清晰释放出国家大力发展6G技术的强烈信号。一方面,我们在5G时代积累了基站数量、用户规模与场景落地的显著优势,这为6G研发提供了独特的试验场与需求牵引力。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聚集的芯片、材料、算法企业,与高校、实验室形成创新联合体,为全球6G产业链提供了从硬件到服务的完整支撑。
沿着这个方向去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专家带领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积极应对挑战,勇攀高峰。多年来,团队牵头国家6G总体技术研究项目,扎实开展自主研发,攻克系列核心技术,成功搭建了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初步建成了6G端到端实验平台,创造了6G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10余项“世界第一”。
不必讳言,6G研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倘若各国仅聚焦于自身技术闭环,可能导致频谱碎片化、标准割裂,最终削弱6G的全球价值。此次大会的深层意义,在于推动形成“技术无国界,生态共繁荣”的共识。当我们再看紫金山实验室在太赫兹通信领域的突破,就能明白,正是因为有了开放合作机制,我们才有了一次次的突破。“竞合”模式,是破解技术、市场与政策多重壁垒的关键,6G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张全球无缝连接的智能网络,以技术创新弥合发展差距,以协作机制超越信任赤字,让数字红利跨越地理与阶层的鸿沟,最终让技术进步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黏合剂。
6G不仅是通信技术的迭代,更是人类迈向数字文明的一次关键选择。在南京的会场上,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为同一张技术蓝图争论时,我们看到的是学术观点的碰撞,更是对“如何定义未来”的深层思考。正如本次大会主题“共筑创新同享未来”所昭示的,唯有以开放替代封闭,以共生超越零和,人类才能在6G缔造的虚实融合世界中,找到技术与人性的平衡点。这场金陵城里的思想碰撞,必将激荡出属于6G时代的答案,助力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